“原矿注胶”是一种较新的翡翠处理方法,它的出现旨在弥补翡翠原石缺陷,提升其外观质量,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该处理方法是将翡翠原石经过高温高压注入有机玻璃树脂,填补原石内部裂缝和缺陷,使其外观看起来更加靓丽。
然而,这种处理方法也引发了翡翠市场的争议。因为经过“原矿注胶”处理后的翡翠,外观显得十分完美,很难分辨出是否真正的翡翠。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不择手段,会将伪翠或废石处理成看起来像翡翠的“原矿注胶”翡翠,往往以高价售出,误导消费者。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果没有专业的鉴定经验,要辨别出“原矿注胶”翡翠并不容易。在购买翡翠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鉴别。
1.看颜色:真正的翡翠颜色普遍较为深沉、鲜艳,而经过“原矿注胶”处理的翡翠颜色较为单一、明亮。
2.看透明度:真正的翡翠通常有一定的透明度,而经过“原矿注胶”处理的翡翠则普遍较为浑浊。
3.看纹路:翡翠的纹理非常独特,如果一个翡翠的纹理太过平整,则有可能是经过“原矿注胶”处理的。
如果还是无法确定翡翠的真伪,建议选择知名品牌或正规渠道购买,并充分了解翡翠的基本知识,以及被鉴定为真品的翡翠特征。
“原矿注胶”并非新鲜的炒作话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台湾业者提出了这种处理方法,至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原本该技术只是在台湾地区流行,但随着大陆开放、内地市场的崛起,该技术逐渐走向国际化。在香港、新加坡、泰国等传统的宝玉石交易中心,原矿注胶翡翠的交易也越来越多。
“原矿注胶”翡翠处理技术日益普及,给翡翠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因此,作为消费者,要特别谨慎。购买翡翠时,除了从颜色、透明度、纹路等方面进行判断,还应该选择正规渠道或知名品牌,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