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木手串最大的特点就是保留了原生态的手感,但这样的手串常常缺乏历史感和复古感。因此,一些喜好传统民俗文化或古风文化的人们,就希望在手串上营造包浆效果,让手串看起来更富有年代感。
包浆效果是指针对木质制品加工表面的一种着色工艺。主要是模拟生命周期和时间对木材表面的腐蚀、氧化及其它恶劣环境影响的表现,使表面呈现出一些斑驳、颜色不均匀等特殊效果,增强木质制品的历史感和复古感。包浆的基本方法是让木制品在不同的酸碱度值、PH值、温度下的环境中加以酝酿、腐化,并使得颜料分子沉积于其表面,最后再进行封釉层的施加。
杂木手串是由多种不同材质的木头制成的,包括不同色泽、木质、质地、纹理和厚度等多个因素。因此,杂木手串不同的部位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氧化后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就使得在杂木手串上实现包浆效果非常困难。
此外,杂木手串的原木色彩十分漂亮,如果不能正确地营造包浆效果,就很容易破坏原木颜色的纯净度和美感。
要在杂木手串上营造出包浆效果,需要在选择颜料、精细配合不同原木颜色、采用不同的包浆方法和手法等方面精细地进行调整。
第一、选择颜料时要注意其稳定性和不易掉色,尽量选用优质水性涂料或与亚麻油混合的油性颜料,以达到较好的吸附效果。同时,建议选用透明颜料,以保持手串对原材料颜色的良好呈现。
第二、精细地配合不同原木颜色和特点,根据材质和密度不同,进行调整。比如,对于密度较大的木材,可以使用较为浓重的颜料,以达到更好的包浆效果。而色泽相对淡的木材,则可使用透明色浆。
第三、采用不同的包浆方法和手法。通常来说,包浆效果分为“点缀法”和“抹拭法”两种。对于杂木手串,建议采用自然呈现的方式来营造包浆效果。可以使用纳米喷雾器,将颜料状成微细雾状喷洒在手串表面,或用软毛刷轻轻“点缀”于表面,增强颜色的自然感觉。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在杂木手串上营造包浆效果。但是,鉴于杂木手串原木颜色的美感和原生态的手感也是杂木手串的特点之一,过度的包浆效果对它们的美感可能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精细斟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找到营造包浆效果和维持原木色彩平衡的最佳平衡点。